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8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21): 我對同溫層的理解

這次十一月的選舉格外熱鬧,至少對我來說。二十多歲的我,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日子裡對政治是很冷感的。在我印象裡,政治我碰不碰都一樣,可能類似有些人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的感覺吧。這次我雖不是首投族,不過算是比較有做功課的去投票吧。我的首投發生在好幾年前,那時我也跟風參與過第一任民選總統的投票,印象中是帶著好像很炫的心情去的吧(又再度懷疑我的公民教育應該蠻失敗的)。 選舉過後,有一度「同溫層」這個詞常常出現在媒體上。其實,當下我比較意外的是:同溫層很窄的這件事情,難道很多人是現在才知道嗎? 提一個簡單但不常遇到的小推理。應該不少人曾經聽過類似「xx市有幾個高爾夫球場」、「xx市有幾個加油站」這種問題吧?而這個問題一般被歸類為邏輯問題或數學問題。答題技巧是你怎麼找到那些你所要使用的具體數字來開展後面的計算與解釋,一般最容易卡殼的就在一開始,「xx市有幾個人」、「有多少人做這件事」。我自己常使用的方法是市裡幾個人用常識+假設,而多少人做這件事用朋友分佈推概率。 提這個小推理也是想用不同方式去解釋「同溫層」很窄的現象。這個小推理多玩幾次以後你會發現,不管怎麼換主題,一般來說「有多少人做這件事」的概率都不是很高。(既然說到概率,如果朋友只有10個人,可以換成認識的人等來擴大分母。) 再分享另一個觀點,這來自對自我及周遭的觀察。如果現在我給自己的社交強度打分大概是5分吧(完全不社交0分-非常多社交10分)。我不是特別積極主動、走到哪裡都能跟陌生人攀談,也不喜歡非常頻繁地出席各大聚會或一堆陌生人的場合等。不過,一般我常出沒的環境我會認識很多人,也通常會交到幾個好朋友,時不時也會認識一些新朋友,比如說寫文章認識的、參加活動認識的。整體而言,我覺得我的社交強度中等、一個普通人的區間。 講到同溫層的話,我會用人與人的距離當作衡量基礎,再了解溫度(對某件事的看法、價值觀、認知等)到底是不是差不多,畢竟體溫也是要觸碰到才感覺得到呢?(至於人與人的距離掌握度比較低的朋友,改天再討論這個話題囉)對於淺層交往的人,我是絕對不會去衡量我跟他是或不是同溫層的,因為我不知道。如果基於這樣的觀點來看,我自己知道且確認是「同溫層」的夥伴是不是少到可以了? 之前在研究公投議題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公投的議題應該盡量多元,並且盡量保證命題的獨立性、減少相對應

30多歲的人生思考 - Be Nice後遺症

Image
我平常也閱讀別人寫的文章。我發現,有時候並無關主題、無關文筆,而是作者有自己的思考、也在體會人生日常,覺得世界非常有意思呢。所以,我也很樂意時不時分享我發現了什麼。最近也想要開始玩IG,不過主題一直沒想好。(人老做事不乾脆了XDDD) 回到主題。常在想,不確定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有沒有什麼誤解,或是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跟態度讓別人對自己有什麼誤解?自從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以後,發現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可能都包含“人很nice”?Excuse me? 其實有很多例子可以佐證這件事。比如: 一家不加班的公司為什麼我還在加班? 年終寫peer-to-peer review,一人找3-5個同事寫feedback,為什麼有23個人找我寫?(其中還包括我最不喜歡合作的2個人) 借別人的東西為什麼常常很久才還我或忘記不還?(可能一借就借1-2年) 服務不好為什麼不忍心給他差評? 常常被人問路?(好啦,這條是亂入) 因為我不是別人,只能從現象來推測,最後的結局可能是: 超時工作,但考績不錯 同事對我評價還可以,但我對他評價不可以 朋友覺得這個人很好開口 服務業者無感 問路的人受到幫助很開心走了,不管我說的對不對(繼續亂入XDDD) 當然,我可以很不負責任的說,會這樣都是因為老闆不公平啦、因為只有我在做事啊,或是我交到酒肉朋友啊、快遞師傅很差勁啊...人性就是怠惰,推給別人最快、最省事吧? 但不要忘了,人一般對自己的評價都是偏高的,即便是憂鬱症或是自卑的人也都是如此(這些人真實的問題比你看到的可能更嚴重一些)。所以,常常會發現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少人會更傾向先去證明與自己無關,再嚴重一點可能就是俗稱的推卸責任。(如同上一段) 剛好也有一段比較自由的時間,讓我來綜合一下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總結成Be Nice的後遺症。可能是自己的個性或是工作需要,我常常很“曖昧”地對待他人(請不要狹義地解釋它),而最後換來別人的感覺可能是無感或是正面評價。 什麼樣子的曖昧呢?我對曖昧的理解是:加深了對象對我真實行為出發點的理解難度。 之前還住家裡的時候,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爸爸問我晚餐吃什麼,我回隨便都可以,在問我吃這個好不好、吃那個好不好,我都不要,所以其實也沒那麼隨便。但是如果爸爸

30多歲的人生思考 - 生活

Image
今年的七月十七日,遇到北京狂下雨,甚至還遇上一個穿陸北上的颱風低氣壓。 我常常說,我的生日小時候就沒有上課,所以當天要上班也是很不自在的。 請了兩天假卻沒地方可去,只能在室內涉入糖份與酒精。 也好,在家裡思考人生也無不可。 這個生日我想通了一件事: 當隨便揮霍 時間精力花在不該那麼在乎的對象上,就虧待了真正該在乎的人事物。 簡單分析一下我上班日的作息: 30%在睡覺(每天大概睡6-8小時,不過時間點不太好) 60%在工作上(包含通勤、收信息、思考、抱怨、交流、處理雜事) 10%在基礎生活(晚上做飯、吃飯、看電視、洗澡、聊天、看書、瑜伽、發懶等) 再來看看我週末的作息: 33%在睡覺(老了也睡不久) 25%在工作瑣碎事 25%在基礎生活(再加上打掃、整理東西、午飯等) 17%不固定在做什麼 扣掉睡覺,平日有高達85%以上處於工作模式,而週末也只有25%醒著的時間可做彈性利用。也就是一週在迷迷糊糊之中,真的可能只有4小時是非常完整且固定的時間可以被拿來投入在自己身上!是不是想想有點喘不過氣? 我一直信奉著我剛出社會的原則不斷地全力衝刺,只要狀態還ok就會把每天都當作是我的增值期,總覺得經歷越多事,成長越快。好在,可能不是完全都庸庸碌碌,雖然累,相對的還是獲得了很多常識、知識、突破。但是,每天要處理極大量的信息、工作,要思考、辯證、分析、探討,還要面對內心的衝突感、矛盾、困惑、抉擇。有時候逼自己去體驗一些事情,我發現靠這樣的做法,我過得很累。 (話說我一年兩次旅遊的標準,近一年還被我用出差來搪塞了?可惡...) 我忍不住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為什麼在看MamaMia跟著音樂起舞、幻想自己在海灘狂歡的時候心裡會有一股惆悵、眼角濕潤? 雖然就今天來看,這樣的努力、成就還算我自己能滿意,不過我到底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多少努力是為了自己的快樂呢?在這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之間,要把聚光燈投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忍不住就會被打斷去處理接收到的訊息,欲罷不能。就像從事技術工種的人群,技術日新月異,永遠都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直不停地讓自己保持對新技術的接觸及掌握度,不然很容易掉隊。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開始對新鮮事物感到沒有好奇心,也不表示我開始不喜歡從事一些需要實際動手的苦差事。而是我不想過這樣的日子,值得對自己好一點,去尋找

最近一年的變化: Overview

最近一年,事情發生地很快。 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老了,開始抱不住變化了呢? 住處 從去年暑假搬到青年路,那時候我還在TripAdvisor工作,住了沒多久,就剛好遇到我換工作加入了ofo。從每天一趟不到半小時的通勤路程,硬生生變成了一個多小時。剛開始,常常遲到,找到節奏以後就穩定搭著地鐵,天天擠、天天站。後來腰受傷以後,早上就預約專車上班,時間沒有減少,但是起碼可以坐著開會、工作、看書或睡覺了。 時間就快轉到了今年暑假,也就是端午節我回台灣之前,房東要賣房子、換一套學區房,所以五月下半就都在忙找房子搬家。很奇怪的是,這次找房子其實一直沒有遇到很喜歡的,找來找去又找回來青年路,時間到就近找了一個還可以的搬了,所以一直很懷念這個只住了一年的家啊!(租房就會遇到的事情,沒辦法) 總算還是搬完了。也從跟室友一起合租的二居室(一廳二室)變成了自己的一居室(一廳一室),房租預算得上漲一些了。在北京這幾年的房租進化史:1000-2900-2250-3400 RMB,再次往上調。在北京這樣的房租,算上市場漲幅的話,其實還不算太貴,但錢就這樣花出去還是心有不甘啊!先簽了一年,還不知道明年會不會有變化,如果住了沒有很喜歡的話~ 不過,這次學習到的是,一個下班後、週末沒事能享受好好休息的地方,實在太重要了。因為喜歡在家裡,會小心控制回家的時間,寧可早點回家做晚飯,吃完再繼續工作,也不會一直耗在公司裡,小日子運轉著。 工作 都快忘記自己在北京工作幾年了,一直就只計算到4年,就像一直以為自己剛滿30歲一樣。可能跟我30歲以後過生日就不計算年齡了有關係,很巧合的是,時間點還真的就停在2年前。算算, 2018年年底應該就會滿6年,工作年資的話,中間可能扣掉半年不在北京,去旅遊+小創業了。 這時的我,為了給自己一點挑戰與刺激,我跟以往不同,選擇了一家年輕的公司試試看,體驗一把不成熟體系的感覺。當然初次嘗試,我從已經D series公司達到千人的公司著手,加入的時候公司依該是兩歲半。果然,因為跟以往的環境差很多,也得到很多不曾想過、不曾遇到的經驗。以前很多在大公司被定義為無解的歷史問題,似乎都有脈絡可循。 除了公司發展階段不同造成的差異,同事的年齡層、背景、風格也都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從第一份工作自己是最小的,慢慢有更小的進來。到第二份工作,自己已經差不多卡在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20): 人人都該有自己的日常總結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20) 人人都該有自己的日常總結 2018/05/01 我現在在一家不那麼小的創業公司上班,從加入到现在大概半年的時間。它可能不像天使輪那麼不穩定,下一頓飯都可能沒得吃。但也沒有到業務成熟的階段,時不時也會有資金告急、風控問題傳出,也時不時都有新的事情發生、歷經一些從無到有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個挺有意思的經驗,畢竟我以前都待在成熟的大公司比較多。 其實不只最近,每週只要有時間,我就不停地在審視我所做的事情、公司的發展前景、問題該怎麼解決、要不要待下去。當然,有時候也會迷失、腦子一陀屎、想不出個所以然。這一路下來,除了一開始的適應期、心態的調適、做事節奏的轉變,到忙碌中怎麼抽身出來沈澱自己得到了什麼、哪裡還需要加強、有哪些牆可以少撞、要突破還是放棄。稱不上有太多的體悟,不過,對我來說,最大的體會大概是,天天做的事情讓自己想去做是很重要的吧!(我比較任性,笑) 我記得剛到北京的時候,覺得在這個城市,只有新朋友、新同事,需要處理的事情並不多,不像在台灣,最親密的家裡的事、老朋友找我的事、要不要報名個什麼課課的事、怎麼減肥的事等。隨著時間變長,這裏也慢慢延伸出一些事情,像是打掃家裡的事、今晚吃什麼的事、買菜的事、路上堵車上班又要遲到的事、換什麼工作的事等。雖然類型不太一樣,但共通點除了花時間以外,到底從這些事情學習到了什麼? 大多時候,當下還真的不知道學到了什麼。我相信,除非特別大的事情,不然很少有人會去留意自己的日常生活。針對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曾做了什麼決定、基於什麼初心、過程是否盡力、結果是否跟想像中一樣還是出了什麼驚喜。這是我覺得,我能為自己做的很重要的事。 難免,人一天的時間裡碰到的事情很多,一定有想做的、不想做的、必須馬上做的、不做也不會死的,諸如此類。如果不花時間回頭看看,時間就會這樣溜走了。提一個可能很多人聽過或用過的時間管理方法(番茄時間管理法)。說到底就是把自己每天幹了什麼、花多少時間記錄下來,跟記帳差不多。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將自己已完成、未完成的事情做分類,就能夠知道自己大部分時間花在哪裡,拖延症可能都在哪裡發作。 舉兩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在工作上,我是一個節奏快、負責任的小夥伴。通常一有問題發生,你會看到我很快跳出來接手、積極地推進後續發展。這個傾向,一開始可能是個好事,團隊很快就覺得我很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18): 中國在談霧霾,你在談什麼?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 (18) 中國在談霧霾,你在談什麼? 2017/01/07 咳,台灣的大家還好嗎?很快地又是新的一年。先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最近,北京的霧霾是大了點。應該說中國有六十多個主要城市都淪陷在這次霧霾襲擊中,有些朋友搭乘高鐵出差,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灰白,下車的時候看到車身都樣被泥巴潑到一樣。前幾天收到家人傳來的台灣新聞,說台北也有霧霾,一看照片,忍不住問:這是陰天吧? 每天戴著口罩、對著空氣清淨器坐著,投資在生活上的心力與金錢還真不少,感覺跟插著呼吸器沒什麼區別。但是,既然短期內也沒能離開,還是樂觀一點好了。往好處想,終於又是一個能夠窩在室內練練文筆的時候了。 之前聽到一個陸生在台灣生活的感想,終於不是那種歌功頌德、覺得台灣保存了多少古早味的陳腔老調,而是更多的生活觀察。這樣相對非遊客的看法,勾起了我的興趣。其中他提到,他承認內地這邊的媒體與教育、整個體制架構下,讓大多數人被洗腦、被顛倒是非的網絡信息呼嚨、思維僵化。但是,看到台灣,雖然自由、多采多姿,每天都有發不完的話題與活動,但可惜的是,大家的腦袋卻像全新的一樣沒用過。 為什麼會這樣說,就拿霧霾這件事情來說吧,有幾個比較經典的事件。幾年前,美國選手來中國參加競賽,下飛機的時候表示空氣不好即戴著口罩,照片公開後鬧得民眾沸沸揚揚。最後,擋不住輿論的壓力,這些外籍選手被迫向大眾道歉,為他們被視為 “ 不恰當 ” 的舉動低下了頭。再來是,印象中有一次,美國大使館對外媒公佈了北京的空氣質量指數,發現國內公布的數字是虛報、偷打折,引發國際熱議的同時,國內也是沸沸揚揚,但是討論的方向差很多。 再近期一點的算是柴靜的 “ 蒼穹之下 ” 吧。知名主播利用人脈資源拍攝了霧霾主題的紀錄片,揭開整個天氣情況背後的產業鏈及行業間的系統性問題、利益關係。不得不說,中國在拍攝紀錄片的手法上與敘事上還是很不錯的。不意外,因為內容敏感,影片被禁,接下來柴靜本人也跑不掉被另一波 “ 評論 ” 攻擊,攻擊主要對準其引用的數字不正確有誇大誤導大眾之嫌。但是,想也知道,這背後的利益交織,怎麼容得下多餘的聲音呢? 到了今天,霧霾已經是直轄市及一二線城市的標配。每次霧霾一發作,大家就在微信朋友圈、微薄狂刷屏,發文抱怨、貼上天空照,疾呼只想大大吸口氣。各種諷刺的表情圖案、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19): 對岸GDP成長率三年連續6.7%的真假?

我在北京工作的日子 (19) 對岸GDP成長率三年連續6.7%的真假? 嗨!又好一陣子不見了。跟大家就像網友一樣,簡單交代一下最近的生活。其實,有一陣子沒有寫東西,不瞞各位,我自己也有思緒比較紊亂的時候。如果不是特別吸收、消化以後,也不是很想跟大家婆婆媽媽,希望寫東西既然有人看就必須能夠啟發些什麼。是不是有點嚴苛或是其實是懶惰的藉口?(笑)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中國連續三年的6.7% GDP成長率到底是真是假、能不能持續?撇掉一些意識形態,我覺得可以肯定的是, 一:中國近幾年發展真的很快速。不管是他們將資源集中在某幾個城市、特區、產業、企業集團等,還是大陸型法律造就的野蠻生長環境,不可否認的,大筆的熱錢確實是多到花不完。如果你有到對岸走走,甚至是東亞、東南亞地區,都可以發現對岸品牌大篇幅的線下廣告。當然,上網的話可以看到的節目、新聞話題就更不用說了。 二:也確實,快速的投資及發展崛起,也伴隨著市場盤整、政策變更帶來的風險。比如說,直播產業的興起造成各種視頻內容及網紅主持人的氾濫,政府為了加強控制,也設置了視頻播放許可等資質等管理手段。又好比出行軟體的激烈競爭與推陳出新,經過幾輪拉新用戶、搶佔市場的直接搏鬥以後,走向併購,走向獨大或寡占。還有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到頭以後,除非有新的產品線出現,國際化也變成一個大企業會選擇的路、另一塊兵家必爭之地,不管是金錢槓桿還是實際踏出國門,因此也可能觸發一些外匯管制機制。更有許多創業公司可能長期並沒有變現、盈利的能力,在還存在資金開口的市場還能發展,之後逃不掉天生短命的命運。 三:GDP的算法有很多種,就像公司的財會作帳一樣,基於一定的原則與法令之下,仍有不同的方法、手段來調整平衡最後的數字報告。6.7%到底怎麼算出來的,國家是有公開的訊息透露。當然,那樣長的篇幅,除非主攻產業結構、國家經濟的專家(半專家)或是特別感興趣的人才有毅力讀完。我屬於半看半懂、似懂非懂的那種。不過,主要是6.7%跟其他國家比是什麼一個概念,跟開發中國家比又是什麼一個水準,這個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有時候我會覺得看絕對數字而不做相對比較,其實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我2012年在北京的時候,創業風氣大為盛行。在地鐵上、在咖啡店裡、走在路上、在餐廳用餐,時不時都可以聽到隔壁桌在聊最近做些什麼、玩些什麼,時不時還有一些小